姐弟恋分手最大的原因,详解背后的心理因素

20220605064810931

姐弟恋分手背后的心理因素

虽然近年娱乐圈结婚、生子的喜庆新闻不少,但对51岁的郑裕玲和46岁的吕方来说,缘分却走到了尽头。

郑裕玲坦言,分手念头始于去年,快踏入50岁,要到另一个关口,想做自己的事。之间没有第三者,而仅仅因为习惯不和,重要原因是大家生活作息不同。

而许多人私下议论,如果真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合,应该在很早之前就出现问题,为何会等到足足16年后才发生实质性变故呢?

20220605064810865

与现代80后的小两口相比,吕方和郑裕玲可谓老夫老妻了,按郑裕玲在香港《明报周刊》上的说法:“我跟吕方已经分开……这不是一件不开心的事,我们没有交恶,以后也还是朋友”。看上去,他们不该是冲动下的选择吧?

据悉,二人在1992年12月正式相恋,1993年恋情才曝光。由于女方较男方高,所以外界形容为“长短脚之恋”;女方的岁数比男方大,所以也是姐弟恋。由此看来,他们的结合蛮浪漫的,世俗眼光并没有对他们产生妨碍,他们有自己独特的“恋爱审美”。然而当读到媒体的进一步描述时,细心的心理医生看出些端倪——

“二人对恋情一直保持低调,拼命赚钱的郑裕玲,与吕方相恋后,改变了不少,懂得享受生活,不再只为钱奔波。她表示与吕方拍拖多年,最甜蜜的一刻是多年前吕方意外地到片场探班,托着水果及甘蔗汁,令她十分感动。”

其实,老公为加班的妻子送夜宵,或在外等妻子很晚……在许多夫妻之间都是非常正常的家庭琐事,然而在郑裕玲看来,倒成了“感动之事”。而且她还说自己与吕方结合后,一改过去只想赚钱的心态,学会了享受生活……这话翻译过来,就是“我想向着专职太太靠拢”,既然想这样,她还那么拼命拍戏干吗?进而,老公还用得着到片场为她送水果吗?还用得着为此事如同上心感动吗?

可见郑裕玲特别在意老公的疼爱,这种在意是大多数妻子的“人之常情”,严格说来,它是女人幼时对父兄依恋的投射,这当然再正常不过。然而别忘了,他们是姐弟恋,连身高都是“姐弟”,就算吕方再疼爱妻子郑裕玲,那种小对大的照顾也无法满足女方对父兄的依赖感。而从郑裕玲的表达中,特别是想做专职太太和感动于吕方片场送餐的描述中,不难看出她在意的是男人的疼爱,是一种依赖,是“不再想作姐姐和女强人”的暗示。

在解释分手原因的时候,他们也表示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和,特别是作息时间不同。

在经手许多两性关系矛盾的咨询个案中,不难发现:当一方感到力不从心时,会自然地选择回避亲密关系。比如有的先生总感到自己无法满足妻子的愿望时,会产生“抬不起头来”的挫败感,而人的下意识都会选择掩饰自卑心理。为此,他会尽量不与妻子接触,避免实质性的夫妻关系,也就是“把自己藏起来”,有时就会体现为作息时间的反差等。这样,既让彼此远离些,又能给自己的“力不从心”一种良知交代。

20220605064810656

无论郑裕玲如何风光耀眼,也无论事业有成的妻子们多么被社会认可,回到家中,她们都或多或少地希求疼爱,这就是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区别——家庭成员之间没有社会标签,所有的角色关系都涉及本质,比如性,和吃喝拉撒等,打个比方,在家里如果放个屁,老公(妻子)的第一反应是:“你是不是消化不良?”而在单位,同样放个屁,别人的第一反应是:“这个人可真……”。同时,家中放屁者的心态非常坦然,而在外边的放屁者却十分忐忑。

家人之间是接触本质的关系,所以对表面化的成绩或职称等兴趣不大;而这种本质关系的内容,就是童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。比如一个女孩子从小接触到的父爱有限,那么长大后她既想希求先生替自己弥补缺失的父爱,可当这种缘分到来时,自己又不太适应或确定。那么,在“渴求父爱”与“不相信父爱”之间,便产生两种与之相应的夫妻关系,一个:希望先生像父亲一样无条件疼爱我,另一个:他真的会完全接受并爱我吗?

20220605064810817

所以常常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奇观的现象:妻子希望老公疼爱自己,却无法与父亲保持良好的关系。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情结,均出自童年时期的父女关系,甚至还要牵涉到父母关系。

我们无意按此理论去套吕方与郑裕玲的离合过程,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论,夫妻间的微妙关系有时连当事人自己都难以觉察,可人人都想与对方白头到老,人人都向往那种“最浪漫的事”。为此,请先认清自己,并在此基础上审视彼此的关系,如果真的“看清”了,那么即使有所变化,调整起来也会容易得多。

猜你喜欢

    暂无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