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从中国古文字发展角度,谈论一下我们的九州。中国,也被称为九州,通常的理解是:
冀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扬州、荆州、豫州、梁州、雍州,九个州。我国古代有很多地名带有“州”这个字,到今天为止,仍然有些地方的名称含有“州”。比如,省级的“贵州”,地级的,有40多个,广州、杭州、徐州、忻州等等,县级60多个。
州,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《说文》解释:水中可居曰州,周遶其?,从重川。昔尧遭洪水,民居水中高土,或曰九州岛岛。《诗》曰:“在河之州。”一曰州,畴也。各畴其土而生之。也就是说,这个字在这个意义上,至少有两种可以解释的方案。州,畴,本是有区别的。陶渊明说“农人告余以春及,将有事于西畴”,在这里,畴,显然是不能用“州”代替的。然而,似乎我们可以把“九州”理解成“九畴”。这样理解意思应该是可以的。
从神农氏开荒开始,刀耕火种,每开垦一块土地,都是不容易的。有的地,或许是周围有水,像岛子一样。在这个意义上,州,洲也。然而,从开垦土地的角度看,州,畴也。这或许是清代陳昌治刻本《說文解字》中注解的来源之一。
说到“九州”,古代方言“九”与“州”、“畴”发音类似,或许是为了记忆,才有了“九州”的传说。